RAYMOND LAI 's Footprint 黎幹生 足跡
南疆 峇里 東京 台北 迪拜 礁溪 米蘭 摩洛 波摩 意瑞荔波貴陽 東歐 法瑞 英國 劍橋 倫敦 西歐 北歐 巴爾 希臘 冰島西蘭柏斯 南美 危地 洪都 尼瓜 摩洛 烏干 坦桑 突尼 埃塞 埃及肯雅南非 朝俄 堪察 朝鲜 中亞 木圖 哈薩 貝加 三國 拉脫 愛莎立陶納亞 蒙古 土耳 以色 杜拜 伊朗 斯里 馬爾 冲繩 塞班 郵輪墨西烏克 沙汶 沙巴 汶萊 沖繩 河內 印度 老撾 泰北 婆羅 柬浦越南名古 甘肅 西藏 北疆 九寨 元陽 額濟 壩上 貴州 黨巅 莫斯稻城漠河 惠東 祈福 嵊泗 南京 婺源 閬中 天橋 關門 龍脊 溪頭蘭嶼廈門 重慶 理塘 四川 霞浦 黃山 三清 宏村 襄陽 陽朔 周莊三水蘆芽 沙19 沙18 沙02 沙03 飘色 西遞 水鄉 昆明 香格海螺四姑武當
香港生活 50 60 70 80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更新日期 :
2024-05-11
2024
10-16Feb過年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19-Jul-朝俄
2018
2017
Oct-Dec-文教
2016
2015
2014
2013
20Oct - 12yr堂慶
2012
2011
2010
2009
27Dec - 孟腊 26Dec -西雙版納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May - 大潭水塘
1998 24Jan - 北海
1997 6Feb - 龍勝 8Jun - 壺口瀑布
1996
1995 27Jan - 九華山
1994
1992 1991
1990
1988 江南
1987 蘆山 星馬
1986 柬北 張家界 梵淨山 貴州 普陀山 黃山 江南
1985 尼泊爾 西藏 三峽
1984 武夷山
1983 東北
1982 蘆山
1981 韓國
1980 菲律賞
1979 七星岩
1973-76 1974 日本
旅遊資料
|
中國遊蹤 - China
廣州
2015年02月18日
廣州
廣州千年古道 北京路地處廣州市中心,是歷史上最早建立廣州城的位置所在。
秦漢時,廣州城稱為番禺城,是因為廣州城內有番山和禺山兩座山崗, 番山,在今文德路中山圖書館舊址北面的“九思亭”處小丘一帶。 番山原來較高,南漢時擴大廣州城區而被鑿平。宋代在此山旁築“九思亭”, 後改稱“番山亭”,今亭還在。 禹山在今北京路以西,小馬站以東,西湖路與越秀書院街之間。
唐末(907年)開拓城區時被鑿平。因此,北京路一帶從古至今,都是廣州地區最繁華的商業集散地。
南越國木構水閘遣址
2000年時,西湖路光明廣場大樓的建設工程,清理出一處南越國時期的大型木構水閘遺址,確認為2000多年 前城市防洪、排汲水的一座重要設施。
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水閘遺存。它在建閘 材料的選擇、鬆軟地基處理、總體佈置、泄流及閘室穩定處理等方面,都與現代的建閘標準基本相符,反映 了秦漢時期水閘建造在總體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廣州書院文化街
清代中後期,以清代廣州府(現廣大路廣大郵局以南)為中心,現在的越秀區地域內,曾出現過一個全國罕見的書院群, 達數百間之多,在這一范圍內,雲集了當時兩省的總督部堂、撫院、府衙、布政司等政治中心,三個學宮,五所省級 書院,一所府級書院,兩所縣級書院以及大量的民間宗族書院,還有三條著名的書坊街。 在光緒初年更達于極盛,為 學子提供了大量書籍,廣東也因此成為全國的刻書中心之一。
其中流水井何家祠被劃為市文物保護單位,保存完好。大馬站中的還有歐陽書院、三益書屋、賴氏書院、謝氏書院、 浩然書院、端芬書院、東平書院等,北京路還有越秀書院。
風雨滄桑,廣州清代壯觀的書院群如今所剩無幾。番禺學宮其後因農講所的特殊地位保存得最為完好。此外就是流水 井內的廬江書院了,因為祠堂做了幼兒園,故保護完好,整個書院結構依舊。
廣州書院群最早始建於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年間。位於中山五路以南,西湖路以北的大馬站、小馬站、流水井的書院, 始建於清代康熙以後。當時的廣東總督趙洪燦、巡撫范時崇等在大馬站首建越秀書院,隨後,這一帶書院林立。
南宋新會崖門海戰時,宋帝昺的親臣大夫投海自殺後留下兩個孤兒, 一個留在臺山浮石村,17世的琝B公,別名平 所,才建了這所平所書院。"考亭書院”(朱家祠),乃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後人所建。
藥洲遣址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教育路,南方戲院北側)
葯洲遺址南漢時置有名石9座,名“九曜石”,後世俗稱“九曜園”。 五代時劉岩割據嶺南,建南漢國,都廣州,在城西鑿湖500餘丈,湖中沙洲遍植花藥,中置太湖及三江奇石,名葯洲。 北宋時成為士大夫泛舟觴詠、遊覽避暑勝地,名為西湖。 南宋嘉定元年加以整治,在湖面種上白蓮,稱白蓮池,建愛蓮亭。 明代時以“葯洲春曉”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明清以後湖面漸淤塞縮小。1949年葯洲遺址的面積只得2000多平方米,其中湖水面積440平方米,僅存太湖山石8座。 1988年開始維修葯洲遺址,將埋在地下的景石提昇,並向西拓展恢復部分湖面。 1993年重新設計建造了仿五代風格的門樓和碑廊,新建碑廊里。
錦綸會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