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村民燕道誠挖蓄水溝時發現一個長方形的坑道,由石板圍成,坑內放滿了玉石器。
燕道誠後攜家人把坑內玉器搬回家中。
一年後,為將玉器出手,他將一塊玉瑗送給當時的一位旅長陶宗伯,此人以軍事訓練為名,大肆開挖。
三星堆一期文化(約BC2590—BC2340)距今為4500±150年
出土的陶器陶質主要以泥質灰陶為主,出土陶器中大約65%為此類陶質,又包括了泥質青灰陶和灰白陶。
三星堆二期文化 (約BC2471—BC2209)距今為4390±130年
( 黃金面具 )
陶器主要以夾砂褐陶為主,其次是泥質褐陶。器形比第一期豐富很多,新出現了小平底罐、高柄豆、平底盤等,
也出現了少量鳥頭形狀的勺柄。紋飾以粗繩紋和細繩紋為主,新出現了凸弦紋、附加堆紋、網紋等。
概括約在公元前2800—公元前2000年之間。
三星堆博物館
位於三星堆遺址的東北部,於1997年10月建成開放。
發現三星堆遺址對歷史學的重要意義有以下各點:
-
重新認識巴蜀文化。歷史學界一向認為古代巴蜀地區封閉,與中原文明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應是中國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聯繫。
-
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3、學者鞠德源認為,古蜀王國三星堆文明是中夏禮儀制度(包括祭蠶神、躬桑、國儺大典、喪禮、禮器、權杖、玉琮等)的最本源的發祥地。